梅花拳圣地

弘扬民族文化 传承梅拳精神

pic_04.jpg

梅花拳邹氏墓地在平乡县后马庄村,邹氏祖孙皆葬于今后马庄村北,即邹氏墓群。

1993年7月邹氏墓群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河北省副省长王祖武为邹氏墓群题词:梅拳圣地。

1997年7月,河北省体委、河北省体育总会授予平乡县、广宗县为河北省梅花拳之乡称号,

2006年5月,梅花拳以邢台梅花拳的名义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梅拳圣地

       在平乡县城(丰州镇)西南5公里的后马庄村有一处被列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的墓地——邹氏墓群。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拳创始人邹宏义就安葬在这里。邹氏墓群是世界梅花拳公认的祖师爷之墓,是梅花拳弟子朝拜祭祖的地方,河北省原副省长王祖武曾亲笔为其题词“梅拳圣地”。

梅拳圣地插图09.jpg

        梅花拳简称梅拳,亦称梅花桩,是中国古老的优秀拳种。据《平乡县志》记载,梅花拳在明末清初传入当地。它融周易八卦于拳理,化阴阳五行于招术,内外双修,文武兼习,是中国武林中的一枝奇葩。据《梅花拳根源经》和《梅花拳传承谱》记载:梅花拳第一代为收元老祖(虚拟),第二代张三省,传说在巫山羽化升天。前两代均以开法传道为主,且单一相传。自第三代邹宏义开始,才有文理武功的具体记载。因邹宏义死后葬于平乡后马庄,故平乡被后人称为梅花拳发源地:梅拳圣地。

梅花拳文献01.jpg

       邹宏义,字光大,祖籍北直顺德府人。据《邹氏家谱》记载:“我邹氏本北直顺德人,元顺帝时,我始祖为元内臣……至洪武年间,始祖改元而为明臣,辅理有功,荷蒙皇上洪恩钦赐世袭一等指挥职,镇守江南徐州府,代代相传,遂寄籍徐州……”。邹宏义生逢明朝末年世道混乱,家国流离,遂弃文习武,开始曾习练家传武学,后得仙人张三省点拨度化,刻苦演练,寒暑不辍,创立了一整套别具一格的独特拳派,这种拳术套路分桩步与行步。桩步分为五势:大势、顺势、拗势、小势、败势,宛如梅花开放;行步有三法:摆法、扎法、撤法,犹如梅花枝开。桩步为静,行步为动,二者结合,犹如梅花枝干相连,所以亦称干枝梅花桩或干枝梅花拳。又说邹宏义练拳时庭院里的一棵梅花树上的梅花斗雪怒放,因而命名为梅花拳,兼取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之意,取名梅花拳。

梅拳圣地插图03.jpg

       邹宏义将此拳的文武功法练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到晚年,他思念故乡,也为了将梅花拳推向社会,便离开徐州云游到开州(今河南濮阳),先后收蔡光瑞、王西征、孟有德为徒,尽授文功武法。三人艺业学成后,愿让师傅留在开州授徒,代师北上寻访故里,邹宏义应允。蔡光瑞途经内黄县时,收八里庄杨炳为徒,即后来康熙壬辰年(1712)的武探花。之后继续北上,来到顺德平邑(平乡县)后马庄收张复为徒。遂在马庄传授武艺,后收徒孙李进德、徐世德、郑玉德。清康熙乙酉年(1705)蔡光瑞命李、徐、郑三人去江苏徐州府迎请师祖邹宏义,这就是被武林界传为佳话的“三德”请师。邹宏义被请到马庄便定居下来,在此设场收徒,传拳授艺,那应该说是难上加难,那时平乡这个历史上的一方要冲,武林界的大小洪拳、形意拳、八卦太极等拳种已冲斥遍布这块地方,邹宏义一出手便威震八方,一时从学门徒不下百人。

梅拳圣地插图06.jpg

        自此,梅花拳正式在民间公开广为传播。清乾隆九年(1744)邹宏义之子邹文聚思父心切,率全家北上寻父,几经辗转:“头站南和三关店,二到广宗魏村,魏村无有站脚地,平乡马庄扎下根”(《根源经》记载)。邹文聚全家来到马庄时,其父已故去数年,遂在其父墓前祭拜之后,定居在后马庄,秉承父业,专心拳艺,以马庄为中心,把梅花拳推向冀、鲁、豫三省。

梅拳圣地插图05.jpg

       邹文聚在续写《邹氏家谱》时写到:“于巳卯年迁于平邑北十里许马庄桥,人但知余自南而迁于北,不知余却归还故土也。” 其后,邹氏祖孙皆葬于今后马庄村北,即现在的邹氏墓群。邹宏义之孙邹克让、邹克谐、邹克诚继承祖上遗志,终身职业传授梅花拳。邹克诚碑文载:“邹克诚文武双全,以言武略,为国所共宗,足以辅世而强国,以言文教,化周易为神奇,可以测往而知来,支脉相传,渊源有绪,受其教者十数省,被其德者亿万家。”

       据《辞海》“梅”字条目中记载:“梅花拳,亦称梅花桩。武术拳种。起源于明末,清乾隆年间流传较广。布桩图形有北斗桩、三星桩、繁星桩、天罡桩、八卦桩等。桩势有大势、顺势、拗势、小势、败势等五势,套路无一定型,其势如行云流水,变化多端,快而不乱。”

       梅花拳是邹宏义始祖总结了集干支术数之精华,融阴阳生克之奥理,星转斗移,寒暑往来,天下始于一,成于三,行于五,定于七,终于九,万物通变之术,皆其术数也。外有五式开合,内有吐呐升降,风格独特,简单易学,常持久练,身强体健,神清脑灵。梅花拳以文养武,以武济文,吸收佛道儒之精华,是中华武术中文武双修的拳派。梅花拳具有独特的演练鼓乐。

梅拳圣地插图02.jpg

      梅花拳是中国古老的优秀拳种,它经历了数百年来武林高手的不断锤练,日臻完美,它是增强体质、磨炼意志、振奋民族精神的一种手段,简单易学、效果显著,长期以来在民间广泛流传,它文武并重,是中国著名之文武双修的拳种。

       梅花拳不单有一套完整拳术、套路和习练心法,还有一套系统的武术理论,这在中国武术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对弘扬中华武术精神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有意义。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受奥林匹克仲裁委员会之邀,中国梅花拳之梅花桩功作为唯一代表中国民间竞技项目在开幕式上进行表演,受到世界观众的喜爱。

       自1991年以来,平乡县共举办“中国·平乡梅花拳联谊会”6届每逢正月十六日全国各地及国外20个国家的海内外弟子、先后到后马庄邹氏墓群寻根祭祖、切磋技艺、交流研讨,十几年来,平乡县多次组织梅花拳武术队参加省市及亚太武术交流会,并多次获奖。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梅拳圣地插图02.jpg

梅花拳始祖殿

      始祖殿坐北朝南,位于整个园区中轴线上,气势磅礴、宏伟壮观。经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批准成为“世界最大的梅花拳文化主题建筑”,2014年11月竣工,2015年3月投入使用。该建筑为纪念梅花拳始祖邹宏义而建,大殿主题仿明清古建筑架构,东西长99米,南北宽66米,高33米,占地面积6534平方米。

 梅拳圣地-大殿.jpg

梅花拳邹氏墓群

       邹氏墓群位于平乡县城(丰州镇)西南10公里处的油召乡后马庄村北100米处。为梅花拳第三代传人邹宏义、传承人邹文聚、邹克谐、邹克让、邹克诚、邹魁元等6座古墓组成。墓群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至嘉庆十五年(公元1811年),其墓群为墓井结构、子午向,占地面积625平方米。现存清代墓碑1块,民国时期墓碑2块。

       1993年7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群中间为梅花始祖邹宏义之墓,每逢正月十六,来自国内外及当地的梅拳弟子和爱好者数以千人,齐聚梅花拳始祖邹宏义墓前寻根祭祖。

 pic_04.jpg

梅花拳演武大厅

       梅花拳演武厅是为世世代代梅拳爱好者提供梅花拳表演的地方,其厅可以容纳1000余人。演武厅开放时,梅花拳表演者将会用特有的习武器具展示他们近400年历史的梅拳五势:大势、顺势、小势、拗势、败势。

梅拳圣地插图07.jpg

梅花拳纪念碑及碑林等多种建筑群

      坐落于后马庄村的梅拳圣地,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它含概了始祖殿、邹氏墓群、演武厅、碑林及纪念碑等多个建筑群

梅拳圣地插图03.jpg


返回首页
135-0328-0999